【什么是千里马】“千里马”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中“伯乐一过而马价十倍”的故事。在古代,“千里马”指的是能够日行千里的良马,象征着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千里马”逐渐成为比喻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的代称。
在现代语境中,“千里马”不仅仅指代具有非凡能力的人,更强调了一个人在特定环境或条件下被发现、被认可的重要性。正如古语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识才之人,再优秀的人也可能被埋没。
什么是千里马?总结与对比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指具备非凡才能或能力的人,常用来比喻有潜力、有才华的个体。 |
来源 | 出自《战国策·楚策》,原指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
象征意义 | 象征卓越、非凡、潜力与才华。 |
现代引申义 | 引申为有才华但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也指被识别和提拔后大放异彩的人。 |
相关成语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人才需要识才者。 |
现实应用 | 在职场、教育、社会发展中,强调对人才的识别与培养。 |
总结
“千里马”不仅是古代对良马的赞美,更是对人才的一种高度评价。它提醒我们,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和机会来展现自己。同时,也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只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才能让千里马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识别和培养“千里马”,是推动进步与发展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