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隐患整改制】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整改流程,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消除。
一、制度目的
“火灾隐患整改制”旨在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对火灾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提升单位整体消防安全水平。该制度要求各部门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建立完善的跟踪机制,确保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生产、经营、办公、居住等场所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
类型 | 适用对象 |
企业单位 | 工厂、仓库、商场、酒店等 |
公共场所 | 学校、医院、车站、图书馆等 |
居民住宅 | 小区、公寓、出租房等 |
政府机关 | 办公楼、办事大厅等 |
三、主要职责
责任主体 | 主要职责 |
单位负责人 | 组织制定并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督促检查整改工作 |
消防管理人员 | 定期巡查,发现隐患并记录,提出整改建议 |
各部门负责人 | 落实本部门隐患排查与整改任务,配合消防管理工作 |
员工 | 配合隐患排查,主动报告发现的问题,参与整改工作 |
四、整改流程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排查 |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消防检查,记录隐患点 |
2. 分类 | 根据隐患严重程度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 |
3. 整改 | 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成 |
4. 复查 | 整改完成后由专人复查,确认是否达标 |
5. 记录 | 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留存相关资料 |
五、整改标准
隐患类型 | 整改要求 |
电气线路老化 | 更换或维修,符合国家标准 |
疏散通道堵塞 | 立即清理,保持畅通 |
消防设施损坏 | 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完好有效 |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当 | 按照规定分类存放,远离火源 |
消防培训不到位 | 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
六、监督与考核
单位应将火灾隐患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考核体系,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或问责处理。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举报,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氛围。
七、总结
“火灾隐患整改制”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持续的排查、整改与监督,才能有效降低火灾风险,构建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确保制度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