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书的一块楷书碑刻,全称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但常被误认为是《玄秘塔碑》。实际上,《玄秘塔碑》是为纪念唐代高僧端甫(法号“玄秘”)而立,由著名文学家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被誉为“楷书之极”,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碑文内容主要讲述了玄秘法师的生平事迹、修行经历及其对佛教传播的贡献。虽然原文为古文,但其语言庄重典雅,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唐代文人与书法家的深厚功底。
以下是对《玄秘塔碑》部分内容的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节选:
> “公讳端甫,字景明,姓李氏,赵州赞皇人也。少怀异操,志在空门。年十有五,剃发为僧。性聪慧,好读书,尤工于文。”
译文:
玄秘法师俗名李端甫,字景明,是河北赵州赞皇人。他自幼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志向在于佛门修行。十五岁时便出家为僧,天资聪颖,喜爱读书,尤其擅长文章写作。
原文节选:
> “既得法于禅宗,遂游方讲学,化导群生。时人敬之,咸称‘玄秘’焉。”
译文:
他后来从禅宗得道,四处游历讲经说法,引导众生修行。当时的人们都十分敬重他,纷纷称他为“玄秘”。
原文节选:
> “及卒,弟子等共议,以公之道行,宜勒石纪之,故有此碑。”
译文:
在他去世后,弟子们商议,认为他一生的德行和修行应当被铭刻于石碑之上,因此有了这块碑文。
《玄秘塔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与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它融合了文字之美与精神之深,至今仍被书法爱好者和历史学者广泛研究与临摹。
通过这篇译文,我们得以一窥古人智慧与信仰的光辉,感受那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