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新安吏原文作者注释翻译与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新安吏原文作者注释翻译与赏析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00:50:06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唐代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精湛的艺术造诣,留下了无数传世佳作。其中,《新安吏》作为其“三吏”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一、原文

《新安吏》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多表现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以及人民的苦难,被誉为“诗史”。《新安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官吏深夜抓丁的情景,揭示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沉重打击。

三、注释

1. 新安:地名,在今河南省新安县。

2. 吏:指地方官员或差役。

3. 逾墙走:越过墙壁逃跑。

4. 邺城戍:指在邺城驻守。

5. 附书至:捎信回来。

6. 河阳役:指在河阳服役。

7. 幽咽:形容低声哭泣的声音。

四、翻译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夜晚突然听到官吏前来抓人。年迈的老翁翻过墙头逃走了,而老妇则走出门来查看情况。官吏大声呵斥,声音愤怒;老妇哭诉,悲痛万分。她上前向官吏诉说:“我家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戍边。其中一个儿子刚刚捎信回来,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却永远离开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壮年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孩子的母亲才没有离开,但她自己也没有完整的裙子可以穿。我虽然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但我愿意跟随您连夜回去,希望能赶上前线做些杂务,还能准备早上的饭菜。”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渐渐停止,似乎还能听到有人低声抽泣。天亮后,我继续踏上旅程,只与那孤独的老翁告别。

五、赏析

《新安吏》通过对一个普通家庭遭遇的细腻刻画,深刻揭示了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的混乱与百姓的不幸。诗中的老妇形象生动感人,她的无奈与哀求让人动容,同时也体现了杜甫对底层民众深切同情的人文精神。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堪称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凉与残酷,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杜甫以笔为剑,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兴亡之中,使《新安吏》成为一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