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监生的故事5个?】《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幽默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其中,“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尤为鲜明,他吝啬、抠门、精于算计,是典型的“守财奴”代表。以下是关于严监生的五个经典故事总结。
一、严监生的吝啬表现
严监生在家中生活极其节俭,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他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饭菜极为简单,常常是冷粥、咸菜。他连点灯都舍不得用油,晚上靠烛光看书,还要求家人把烛芯剪短,以节省蜡烛。
二、临终前的两根灯草
这是最著名的一个故事。严监生临死前,家里点着两根灯草,他一直不肯闭眼。家人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未了心愿,他说:“灯草太多,浪费。”后来,家人把一根灯草拿掉,他才安心地死去。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他极度的吝啬与执念。
三、不给仆人买药
有一次,严监生的仆人病了,家人想给他买药,严监生却坚决反对,说:“病了就让他自己好,花那冤枉钱干什么?”最后仆人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病情加重,但他依旧不为所动。
四、不给妻子添衣
严监生的妻子冬天穿得非常单薄,家人劝他给妻子买件厚衣服,他却说:“你穿得那么好,我都不心疼,她一个下人,穿得薄一点也无所谓。”这反映出他对家人的冷漠和吝啬。
五、不愿请医生看病
有一次,严监生自己生病了,家人想请大夫来诊治,他却说:“看病要花钱,我身体没事,别乱花钱。”结果病情加重,差点丧命,但他在病中仍不忘叮嘱家人:“别请大夫,省点钱。”
总结表格:
故事编号 | 故事内容 | 体现特点 |
1 | 每天只吃一顿饭,饭菜简单 | 极度节俭 |
2 | 临终前因两根灯草未闭眼 | 极度吝啬 |
3 | 不给仆人买药 | 对下人冷漠 |
4 | 不给妻子添衣 | 冷酷无情 |
5 | 不愿请医生看病 | 爱惜钱财 |
通过对这五个故事的梳理,可以看出严监生的形象不仅是一个吝啬鬼,更是封建社会中金钱至上的典型代表。他的行为虽然荒诞可笑,但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