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危是什么意思】“危言耸听”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夸大事实、制造紧张气氛,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恐慌。其中,“危”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之一,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一、
“危言耸听”中的“危”字,本义为“危险”、“危急”,但在成语中引申为“夸张”、“耸动”。因此,“危言耸听”整体意思是:故意说出夸张、吓人的话,以达到吸引注意或制造恐慌的目的。
在日常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负责任、故意渲染负面信息的人或媒体。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表示说话者并不客观,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刻意夸大事实。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危言耸听 |
拼音 | wēi yán sǒng tīng |
出处 | 《汉书·王吉传》:“今贤者之言,皆危言也。” |
释义 | 故意说出夸张、吓人的话,以引起他人注意或恐慌。 |
字义分析 | - 危:原意为“危险”,在此引申为“夸张”、“耸动”。 - 言:言语、话语。 - 耸:惊动、震动。 - 听:听闻、听到。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别人说话不实、夸张、煽动情绪。 |
近义词 | 夸大其词、危言骇世、耸人听闻 |
反义词 | 言简意赅、实事求是、平实可信 |
使用场景 | 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公众演讲等场合中,形容不实言论。 |
三、结语
“危言耸听”不仅是对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评价,也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关注。在信息传播日益便捷的今天,辨别哪些是真实的警示,哪些是夸张的误导,显得尤为重要。理解“危”字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成语的深层意义,避免被不实信息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