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撤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 )。A】在机构撤并过程中,涉密载体的管理是一项重要而敏感的工作。根据国家保密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涉密载体在机构撤销或合并时,必须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妥善移交,以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泄密。
以下是对“机构撤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 )。”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列出常见移交对象及适用情形。
一、总结说明
在机构撤并过程中,涉密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光盘、硬盘、U盘等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由于这些载体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移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涉密载体在机构撤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移交给以下单位或部门:
- 上级主管部门
- 新设立的机构
-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其他依法具有接收资格的单位
具体移交方式需结合机构性质、涉密等级、载体类型等因素综合判断。
二、常见移交对象及适用情况
移交对象 | 适用情况 | 说明 |
上级主管部门 | 原机构隶属上级单位,且无新设机构承接 | 如某市级单位撤销后,其涉密载体应移交给市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 |
新设立的机构 | 原机构并入其他单位或成立新机构 | 如某区县机构合并至新区管委会,涉密载体应移交新区管委会 |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 涉密载体无法明确归属,或需集中管理 | 对于无明确接收方的涉密载体,应移交至当地保密局统一处理 |
其他合法接收单位 | 涉密载体属于特定项目或专项任务 | 如涉密科研项目结束后,移交至项目主管单位或指定接收方 |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登记备案:所有移交过程必须有详细记录,包括移交时间、内容、数量、接收人等。
2. 分类处理:根据涉密等级(秘密、机密、绝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 专人负责:由保密工作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全程监督移交过程,确保安全可控。
4. 销毁程序:对无法移交的涉密载体,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销毁,并做好记录。
四、答案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机构撤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 )。”的正确答案应为:
A. 上级主管部门、新设立的机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合法接收单位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涉密载体在机构撤并中的处理原则和实际操作路径,有助于提升保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