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所有资料】诸葛亮(181年-234年12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和治国才能闻名于世,被后人尊为“千古贤相”。以下是关于诸葛亮的详细资料总结。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诸葛亮 |
字 | 孔明 |
号 | 卧龙 |
出生时间 | 公元181年 |
去世时间 | 公元234年12月28日 |
籍贯 | 郡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 |
身份 | 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 | 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提出“隆中对”战略、发展农业、改革制度 |
二、主要事迹
事件 | 时间 | 简介 |
隆中对 | 公元207年 | 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
三顾茅庐 | 公元207年 |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 |
指挥赤壁之战 | 公元208年 | 与周瑜联合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
刘备白帝城托孤 | 公元223年 | 刘备临终前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
七擒孟获 | 公元225年 | 平定南中叛乱,以德服人,稳定西南边疆 |
五次北伐曹魏 | 公元228年-234年 | 为恢复汉室而多次出征,最终病逝五丈原 |
三、政治与军事贡献
方面 | 内容 |
政治 | 推行法治,整顿吏治,重用贤才;实行屯田制,发展农业生产 |
军事 | 制造木牛流马,改进连弩;擅长用兵谋略,讲究以智取胜 |
文化 | 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文章,强调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
科技 | 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推动军事技术进步 |
四、历史评价
人物 | 评价 |
陈寿(《三国志》) |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
杜甫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毛泽东 | “诸葛亮是一个好人,是个大政治家、军事家。” |
后世 | 被尊为“智圣”,成为中华文化中智慧与忠诚的象征 |
五、文化影响
- 文学作品: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更加丰满。
- 戏剧影视:历代戏曲、小说、影视剧均有大量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 民间信仰:在部分地区被奉为“武侯”,建庙祭祀。
- 现代影响:成为智慧、忠诚、勤奋的代名词,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
六、代表著作
书名 | 简介 |
《出师表》 | 表达对蜀汉忠心及北伐决心,情感真挚,流传千古 |
《诫子书》 | 教育儿子修身养德,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
《兵法二十四篇》 | 诸葛亮所著的军事理论著作,已失传 |
七、相关典故
典故 | 简介 |
三顾茅庐 |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表达诚意 |
舌战群儒 | 在江东面对东吴群儒,以口才说服众人 |
空城计 | 面对司马懿大军,独自坐城楼弹琴,吓退敌军 |
七星灯续命 | 传说诸葛亮在五丈原时,曾设法延寿,但未能成功 |
结语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更以忠诚和智慧赢得了后人的敬仰。他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千古贤相”的一生与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