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话作何解?】2、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话作何解?”
一、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对“道”的深刻描述。这句话表面上看似深奥难懂,实则蕴含了宇宙本源与万物生成的哲学思想。
“玄”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幽远、深邃、不可测,也可理解为“无形无象”。而“玄之又玄”,则是强调“道”的深远与不可穷尽。“众妙之门”则指“道”是通往一切奇妙现象和生命本质的根本之门。
整体来看,这句话表达了“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既神秘莫测,又是开启一切智慧与真理的关键。
二、内容解析(表格形式)
概念 | 含义 | 说明 |
玄 | 幽远、深邃、不可测 | 在《道德经》中,“玄”常用来形容“道”的难以言说和超越性,是无形无相的存在。 |
玄之又玄 | 更加深奥、更加神秘 | 强调“道”的无限深远,不是简单的“玄”,而是“玄”的再升华,体现其不可穷尽的本质。 |
众妙之门 | 一切奇妙现象的根源 | “门”象征入口或源头,意味着“道”是万物生成、变化、运行的根本依据。 |
出处 | 《道德经》第一章 | 老子在此开篇提出“道”的概念,为全书奠定哲学基础。 |
哲学意义 | 对“道”的敬畏与探索 | 表达了对宇宙本源的思考,也体现了道家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 |
三、延伸思考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仅是对“道”的描述,也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没有现代科学的时代,人们通过直觉与思辨来理解世界,这种思维方式虽不同于今天的逻辑推理,却同样具有深刻的哲理价值。
在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将“玄”理解为未知、未解之物,而“众妙之门”则象征着探索真理的起点。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生感悟,都需要从“玄”的深处出发,才能找到通向智慧的路径。
四、结语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一句富有哲理的经典语句,它不仅揭示了“道”的神秘与深远,也引导我们去思考宇宙的本源与生命的本质。理解这句话,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明与谦卑,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