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是什么意思 落井下石的含义】“落井下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或失败的情况下,趁机进一步打击、伤害对方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在别人掉进井里时,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往井里扔石头,使情况更加恶化。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落井下石 |
拼音 | luò jǐng xià shí |
含义 | 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趁机加以打击或伤害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今人之于其君也,方其盛也,奉之如父母;及其衰也,弃之如泥土。此所谓‘落井下石’者也。”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雪上加霜 |
反义词 | 雪中送炭、扶危济困、鼎力相助 |
二、成语使用场景
“落井下石”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已经失败或遭遇不幸时,其他人却趁机嘲笑、讽刺或攻击他。
- 职场环境:某员工犯错后,上司或同事不仅不给予帮助,反而借机打压。
- 社会现象:在他人遭遇挫折时,有人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
三、成语故事简述
“落井下石”最早出自《资治通鉴》,讲述的是唐朝时期,一位官员在权力鼎盛时受到众人敬仰,但一旦失势,便被昔日同僚抛弃,甚至遭到打击。这种行为被形容为“落井下石”。
四、注意事项
虽然“落井下石”是贬义词,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或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在日常交流中,应尽量避免对他人落井下石,倡导善意与互助精神。
通过了解“落井下石”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