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起平收什么意思的仄是什么意思】在学习古诗词或对联知识时,常常会听到“仄起平收”这样的术语。很多人对于其中的“仄”字感到困惑,不知道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实例,详细解释“仄起平收”中“仄”的含义,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
一、什么是“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是古典诗词和对联创作中的一种格律要求,主要应用于七言或五言的诗句或对联中。
- 仄起:指句子的第一个字为“仄声”。
- 平收:指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这种格式在古诗中常见于绝句、律诗等体裁中,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二、“仄”是什么意思
在汉语声调中,“仄”是古代汉语四声之一,与“平”相对。具体来说:
- 平声:包括现代汉语的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
- 仄声:包括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在古汉语中,“仄”表示声调较短促、高昂或下降的音调,而“平”则表示音调平稳、拉长的音调。
因此,在“仄起平收”中,“仄”指的是第一个字应使用仄声字,而“平收”则是最后一个字用平声字。
三、举例说明
句子 | 第一字 | 最后一字 | 是否符合“仄起平收”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春(平) | 平(平) | ❌ 不符合 |
山光悦鸟性 | 山(平) | 性(仄) | ❌ 不符合 |
野径云俱黑 | 野(仄) | 黑(仄) | ❌ 不符合 |
欲穷千里目 | 欲(仄) | 目(仄) | ❌ 不符合 |
白日依山尽 | 白(仄) | 尽(仄) | ❌ 不符合 |
红日出东山 | 红(平) | 山(平) | ❌ 不符合 |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真正符合“仄起平收”的句子需要满足首字为仄声,末字为平声。
四、总结
术语 | 含义 | 说明 |
仄起平收 | 一种诗词或对联的格律要求 | 首字为仄声,末字为平声 |
仄 | 古代汉语四声之一 | 包括上声和去声,声调短促、高昂或下降 |
平 | 古代汉语四声之一 | 包括阴平和阳平,声调平稳、拉长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仄起平收”中的“仄”是指古汉语中的仄声字,而非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具体字。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或对联创作时,更好地掌握其格律规则,提升语言表达的美感与规范性。